近日,我校药学院2022级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谢璐琳、李俊伟等同学在凌保东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在SCI期刊《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简称AAC)发表了题为《Contribution of RND Superfamily Multidrug Efflux Pumps AdeABC, AdeFGH and AdeIJK t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Factors in 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YE》的学术研究论文。AAC创刊50余年来始终引领抗微生物药物研究前沿,在JCR分区中稳居药理学与药学学科Q1区。该论文凭借其创新性与应用价值,被AAC遴选为“Editors' Pick”(编辑精选),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Editor's Pick”旨在突出具有科学质量的论文,这些论文代表了特定研究领域的重要工作成果。)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问题严重威胁临床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亟需新药研发的耐药病原体”。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下,针对该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RND超家族外排泵系统展开解析,通过构建多种耐药基因缺失突变株,系统比较了多种外排泵在介导抗菌药物耐药、调控生物被膜形成及毒力因子表达中的作用,揭示外排泵活性与细菌耐药性与致病性的复杂关联,为开发靶向抑制剂和优化联合用药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室数据。
凌保东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此次研究进展得益于团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思路。谢璐琳、李俊伟同学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课题设计、实验攻关及论文撰写中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彰显了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与药学院“科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成效。

(药学院 刘沙)